政治运动一开始,这些研究都结束了。
极端一点来说,在收入分配的公共政策问题上,也许从来都是公众的情绪而不是主流的学术观点影响决策的过程。而公共意见则简单地寄希望于收入的再分配。
但相比之下,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学上很少有一个问题会像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那样能让如此多的经济学者愿意为之不懈地工作,尽管取得的共识如此之少,而且这些工作对很多国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也显得那么微乎其微。卢武铉政府上台后,开始兑现收入再分配导向的经济发展政策,正好符合当时的公众情绪一是基本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第四,强化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强产权管理,完善企业产权管理制度,健全产权管理机构和人员。
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强化重大事项监管力度,规范金融衍生品投资业务,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及管理体系。继续深入推进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真正建立起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这是一种使我感到恐惧的安定团结。
不能不承认,不按通行的牌理出牌而把把能赢,这确实非常牛逼,中国经济总量的膨胀,客观效果是越来越让世界重视中国,也让中国人越来越有自信,这当然是一件值得国人高兴的事情。其实在悄然不觉中国家经济危机早已被转化为社会成本,房价还在上涨,股市还在升值,喉舌们还在不断放出利好消息,让老百姓醉醺醺的陶醉在大国崛起的幻觉里,忘记了自己福利的损失。今天股市上一些小庄家只是虾米,最大的内幕消息源头是发改委,国资委这样的政府部门,政府既是控股管理层,同时又是大炒家,大量因为腐败低效而亏空的国有企业,却由政府包装上市,诱使散户来为其腐败低效来买单,这样的败德行为给社会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却无人受罚。这群人民的统治者,只要具有最基本的与民生息的智慧,别把老百姓折腾的太狠,他们自然就会发展。
而中国在一片莺歌燕舞中,经济危机其实已经爆发,只不过被当前的国家体制所掩盖。历史的经验可以看出,有创造力的人,往往不安分,不对权威亦步亦趋,敢于忠于自己的思考,提出在当时的环境下离经叛道的观点,他们嘴巴不爱上锁,这样的人通常很容易被鉴别为是极权社会的天然敌人。
而中国政府这个超级庄家把钱吸纳上来以后,并不是通过高水平的管理和创新,创造良好的利润率,用分红来回报股东,而是盲目扩张,靠粗放型的上大项目来进一步拉动GDP。这样的人基本就费了,一忘记喘气就晕倒,一忘记指挥大肠就便秘,忘记皮肤新陈代谢就皮肤角质化。不过为了实现这个战术目标,这个病入膏肓的超级公司的操盘手们,比银广厦,蓝田这些公司的倒霉蛋幸运的是,这个集团实在太强大了。其中有的人比较仁义,会努力替大家争取较好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让伙计们挣大头,伙计出了事故还会掏自己的钱来救济,这样的包工头往往比较受拥戴。
经济上也是这样,新闻和言论越自由的国家,透明度就越高,公信力和可信度也就越高。以此来比照一个国家,其实道理也是一样简单,无怪乎同样三种理由。而一个国家的家风就是它的制度,制度优越的国家,各种要素能够更好的协调发生更大的效益,制度落后的国家不见得不能致富,但一定效率相对低,损耗更大。为了让大家理解的更好,我再打个比方,政府和人民的关系非常象民工和包工头的关系。
从中国政府对资源的掌握和动员能力来看,假如把中国比作一个还有大量非流通股的超级上市公司,那么中国政府就是一个绝对的控股强庄,中国GDP的增长相当于这个超级庄家拉高股价的过程。比如对于资源和环境的透支,国家投资低效浪费,造成银行坏账,相当于把未来的利润预支,并把亏损纳入应收帐款。
其实中国老百姓把钱放在银行就相当于把钱都投在这个超级公司的股票帐户里。工人下岗,农民失去土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我们的单位GDP能耗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了,环境污染所糟蹋的资源还没有算在内,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被一次性变现。一个国家在起飞阶段,为了实现资本积累,依靠输出劳力并没有什么错。只有把中国的问题也拿到台面上来,才能在争论中形成全社会健康的共识,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经济政策的失误和代价,才有希望走上一条新路。而中国这个超级公司从和人民的利益相关度来说,超过任何上市公司,可它却把自己哪怕科教文卫方向的财务信息都当成国家机密,没有人知道几万亿的政府财政收入是如何花的,账目极为笼统混乱,也没有人有权力质疑,就这样几乎毫无价值的一笔烂帐,居然还不向纳税人公开,人大代表才能搂一眼,每年装默模做样的审议云里雾里的所谓政府财政预算。人家还在靠攒半导体赚钱,你推广了互联网。置之千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
而这样操盘上瘾的政府一样最后会焦头烂额还左支右拙。在绝望中,你也可以削减脑袋跻身庄家集团,在其中分一杯羹,来增加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但毕竟也不可能所有的中国人都当官,总得有人当老百姓,扮演为领导鼓掌的角色。
GDP的增长并不能理解为一个国家财富的增长,而只能理解为财富的变现,本来矿藏埋在地下是子孙万代的财富,而且随着以后越来越稀缺,还可能增值。而中国的一些官员强大到可以在国内封杀任何不同的声音,营造安定团结的舆论氛围。
这种靠廉价劳动力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的实现需要依靠一些残酷的条件:金融被国有垄断,百姓的创业机会被压制。这种自豪常常带有某种辛酸,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太能忍耐了,太能吃苦了,也太驯服了。
还是回到拿家庭来做类比,按照常理来说,有创造力的人物通常更可能出身于开明宽容的家庭,这种家庭里从小孩子挑战常规的希奇古怪的点子和尝试会被宽容甚至鼓励。这种恢复性的增长不该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固然我们可以感到庆幸,因为一些非常偶然的因素和包括邓公的一些政治家的努力,中国没有走上北朝鲜的道路。这种增长的一个副作用则是提供了一个很难辩驳的论据,也就是,谁也别想来教训中国,那些发达国家有什么资格来给我们上课,你们有20年连续的高速 GDP增长么?这一条论据就可以雄辩的证明中国现有的社会运行体制是最适合中国国情,只要照着这条路径走到黑,只需要一些技术性的强化完善,中国即使付出一些阵痛代价,也必然可以实现伟大复兴。所以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偏见,一个国家自己的媒体披露自己国家的负面消息越多,这个国家越是伟大,也越是强大,越是值得国际社会的信赖。
不少朋友问我对中国经济的走势怎么看,我总是说近期看跌,长期看涨,看跌是因为这个国家的体制实在太落后,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相当于当官,一个国家通过暴力权力来凌驾其他国家之上,瓜分别人的资源,比如当年的罗马帝国和二战时推行侵略国策的日本就是这样,但这一套在当今国际社会越来越吃不开了。
别的国家百姓像牲口一样干活,这个国家发明蒸汽机。一个政府的合法性在于它对人民的诚实和和对错误勇于担当,始终少不了被指责,甚至被苛求的政府才是一个健康的政府,而不是它维持一个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假象,不断用一个更大的错误来掩盖前一个错误。
但我们的国家是否真的不可救药呢,也并非如此。一个政府财政收入数万亿的国家,居然穷孩子上不起大学,穷人看不起病,印度政府可以做到的穷人家庭免费医疗,免费高等教育,中国政府却做不到,淘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我相信下一个奇迹一定是北朝鲜奇迹。我在下面的文章里将尝试用最简单的语言和最朴素的逻辑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和大家分享,因为正是这些问题曾使我自己焦虑困惑: 1中国经济20年增长是奇迹么? 2如果当它是奇迹,这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3这种经济增长模式问题在哪里? 4如果有问题,经济高速增长为什么还能持续这么多年? 5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个被摧残了20年的国家增长20年有什么好奇怪——人性的极限反弹理论 很多人把中国改革开放来的持续2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当成是一个奇迹?对此我始终持怀疑态度。美国、德国、法国和印度这些国家每增加1亿元的GDP需要投资1到2亿元,中国最近三到五年的ICOR是5-7。这种情况下所谓出口导向其实就是把本国劳动力作为最主要的资源在国际市场上换硬通货,我们这个世界工厂出口的产品看上去是鞋子,衣服,玩具,包括所谓科技产品,实际上是出口的中国劳动力,虽然工人们身在中国,很多中国人笑话菲律宾女人到世界各地当女佣,把钱汇到国内,其实我们的经济模式和他们没有本质区别。
此文是我吃饱了撑着的创作,不以发表为目地,主要是为了回答我自己内心的困惑,假设入您法眼纯属巧合。当然大跃进那样年代老百姓苦的够呛还饿死人,是中国奇迹,也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特例。
我再回到那个朴素的比喻,还是一个家庭,它选择用杀鸡取卵的方式赚钱,一定时期内,他们家现金收入可能增长迅速,日子过得确实比别人都红火,整天油光满面,不了解背景的人甚至会特别羡慕,但这种方式必然是不可持续且后患无穷。第三,靠知识技能创造力,别人汗珠子落八瓣在地里耕田,你们家发明了一种神奇的配方,能专治谢顶或者不孕,方圆几百里都有人求着你,你们家想不发财都难,或者你们有一种别人都不会的稀缺技能和知识,比如会算命,或者有艺术才华也可以发财。
看一些科学家,发明家的传记我常想起红楼梦里所说的清明灵秀之气,秉此气而生者,上则不能为仁人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而一个国家在知识创新方面的竞争力,恰恰就在于持续性的滋养并成就一批有创新禀赋的人物。
本文由不甘示弱网30位院士联名反对中式卷烟入围科技奖不甘示弱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我的全险哪儿去了?”